古诗是中国的语言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里面包含了汉语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信息。以精炼的辞藻、优美的韵律和深邃的意境,被中国人视为古代文学艺术的瑰宝。
作为汉语语言的精华所在,其用词精准、句式多变、修辞手法丰富,富含古人的智慧和哲理,通过背诵古诗,人们可以更快的学习汉语的语言规律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所以,在我国的语文课本中,一般都会设置一些名人的诗词以供解读和学习。
比如家喻户晓的那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就出自唐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很多人以为这首诗只有四句,却不知后面还有四句,而大家之所以对后面的内容甚少有印象,是因为课本中有意删掉了后四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精妙的古诗
中国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语言凝练而富有音乐美,往往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或是传达出深邃的情感。诗人运用对仗、押韵、平仄等手法,使诗句读来朗朗上口,韵味悠长,如同天籁之音,直击人心。
而且,古诗往往意境深远,常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可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完美融合,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境界。这种意境既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也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无尽的韵味和哲理。
最重要的是,每一首古诗都是特定时代、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们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的风貌,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审美理想,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而本文要讲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就是如此,尤其是前四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句中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前四句不仅生动地描绘了野草的生命力,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白居易高超的艺术造诣。
第一句是“离离原上草”,开篇便以“离离”二字破题,形象地描绘了原野上青草茂盛的样子,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生机盎然的感受。这种叠字的运用,既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又强化了春草繁盛的意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同时,“原上草”三字直接点明了诗题中的“古原草”,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白此诗所要描绘的对象。
第二句是“一岁一枯荣”,此句进一步揭示了野草的生命规律。野草作为一年生植物,其生长过程经历了从春到秋、由荣到枯的自然循环,诗人用两个“一”字复叠,形成了一种咏叹的语调,既强调了时间的周期性,又表现出野草生生不息、顽强生存的精神。
这种生生不已的情味,正是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所在,也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第三句是“野火烧不尽”,这句诗将野草置于极端的考验之下——野火的焚烧。野火燎原,烈焰可畏,但诗人却偏说“烧不尽”,这不仅仅是对野草生命力的赞美,更是对生命顽强不屈精神的颂扬。
野火虽猛,却只能烧去野草的茎叶,而无法摧毁其深埋地下的根须,这种“烧不尽”的顽强生命力,正是野草区别于其他植物的重要特征,也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之一。
第四句是“春风吹又生”,紧承上句而来,春风一吹,大地回暖,野草便迅速复苏,重新铺盖大地。这里的“又生”二字,既是对前句“烧不尽”的回应,也是对野草生命力顽强、生生不息的进一步强调。
春风的温润强劲与野草的顽强坚韧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画面,这种画面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更激发了人们对生命力量的敬畏和赞叹。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四句诗语言简练而生动,意象鲜明而具体。诗人运用叠字、复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感;同时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使野草的形象跃然纸上,既突出了野草的顽强生命力,又阐述了逆境不屈的人生哲理,难怪这四句能被列为经典。
不过,除了这四句之外,后面还有四句,这一部分与前篇的意境又有所不同,只是由于课本上做了删减,所以很多人对后面四句并不熟悉。那么,为什么课本上要作此删减呢?是有意为之吗?
情意交融的复杂思绪
不同于前四句的积极向上的基调,这首诗的后四句的情感更为凄凉婉转,直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将诗人的愁肠和思绪表达的淋漓尽致。
后四句中的前两句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这两句诗通过“远芳”与“晴翠”两个意象,进一步描绘了古原上野草的茂盛与广阔,同时也巧妙地引入了送别的场景,为后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其中,“远芳侵古道”中的“远芳”指的是野草那浓郁的香气,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繁茂,更是嗅觉上的强烈感受。这里的“侵”字用得极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野草蔓延、扩张的态势,它们不仅覆盖了原野,还侵占了古老的道路,使得原本荒凉的道路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种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屈,正是诗人想要通过野草来传达的情感之一,和前四句中的基调两相呼应。
而“晴翠接荒城”则是在视觉上进一步强化了野草的茂盛与广阔。在晴朗的天空下,一片翠绿连接着荒凉的城池,这种强烈的色彩对比和景象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生命在逆境中的顽强与希望。
荒城作为人类文明的遗迹,其荒凉与破败反衬出野草的生机勃勃,更加凸显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这里有隐隐的鼓励人们逆境不屈之意。
剩下的两句是“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直接点明了送别的主题,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这里的“又送王孙去”中的“王孙”并非实指贵族后代,而是借用了《楚辞》中的典故,泛指远行的友人。
诗人用“又”字开头,暗示这并不是第一次送别,而是多次经历离别的痛苦,这种重复与叠加,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离别的无奈与感伤。
而“萋萋满别情”则是通过“萋萋”这一叠字,形象地描绘了春草茂盛的样子,同时也借春草之茂盛来比喻离别之情的深厚与绵长。
这种比喻手法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富有感染力,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心中那份难以言表的惜别之情。春草年年生长,离别之情也如同这春草一般,无法割舍,无法忘却。
后四句诗在意境与情感上达到了高度的交融与统一。诗人通过“远芳”、“晴翠”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凄凉的氛围,为送别之情提供了生动的背景。
同时,他又巧妙地运用了“侵”、“接”、“满”等动词,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虽然诗人并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但这种对野草的描绘和对送别场景的刻画,已经将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种含蓄而深沉的表达方式,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也让人对生命、对离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不过,对于有经历和沉淀的成年人来说,这种表达方式确实不是很难理解,但对于如同白纸一般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是有些晦涩难懂了。
从小学生的文字储备量来看,他们的汉字储备和识字水平是很有限的,而后四句中的“翠”、“萋”等字都属于较为生僻且复杂的字,以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确实比较难以记忆和理解。
而且,前四句的描述比较直观且积极,野草经历枯荣、火烧等自然挑战后依然能够顽强生长的精神更符合小学生应该学习和具备的素质,有利于他们建立正确且积极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而后四句中主要表达离别之情,且情感变得较为深沉和复杂,这对小学生来说,这种情感是较难理解和体会的,且容易偏离原诗的主题,如果保留后四句,会使诗歌的整体意境变得复杂和沉重,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符合他们的教育需求。
这样看来,删减后的这首诗既保留了原诗的精髓和教育意义,又降低了学习难度和复杂度,确实是比较高明的一种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