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暮冬,很快就是立春,由于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即使天空中看不见雪花飘飞,地面上也没有结冰,可是路上的行人都冻得瑟瑟发抖,光秃秃的枝头上也难觅栖息的鸟儿。
那些喜欢在暖阳下曝背的老人,以及经常在户外玩耍的孩子,忽然间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耳畔寒风呼啸,眼前枯叶飘摇,天空中阴云密布,一点也感觉不到往日的深邃和清澈,就连时间都仿佛变得凝固了。
如此寒冷的季节,依然有很多游子不得不四处奔波,他们艰难地跋涉于山水之间,感受着异乡的孤寂生活,思念着远方的亲朋好友,心中更是盘算着何时才能返回故园。下面分享阴铿的一首佳作,格调俊逸,颇有唐人气魄,最后两句更是充满哲理。
晚出新亭
南北朝 • 阴铿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阴铿(kēng)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父亲曾在梁代担任刺史,阴铿则在梁朝、陈朝都担任过官职。阴铿自幼好学,不仅博涉经史,而且擅长五言诗的创作。
诗人傍晚时行经新亭(金陵城的西南),眼前的山川景物,勾起了诗人对旧时的游宴、以及送别场面的回忆,才子于是感触不尽,便赋诗抒怀,表达了一种浓重的怀乡之情。
诗的大意是:江水浩荡、奔流不息,难以排遣的离愁,不断地萦绕心头,可谓几重波浪几重悲。汹涌的波涛犹如高张的车盖,水面上云雾迷茫,难以呈现出峰峦之状。
远处隐隐传来一阵戍鼓之声,顿时就给人一股肃杀之气;不远处的江岸上一片萧瑟景象,唯有寒山老松傲然挺拔,显示出盎然生机。一百里的路途,即使走了九十里,也只能算走了一半。而今孤舟远行,长路漫漫,归途中哪有一定的行踪?
古典诗词中经常采用一些修辞手段,以便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复杂情绪。例如后主李煜就有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才子将愁情比作江水,滔滔不绝,令人苦闷不堪。再如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也是表达委婉,形象生动,让人过目难忘。
阴铿这首诗的开篇也采用了暗喻手法,“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浩荡的江水,萦绕的离情,彼此本来没有联系,可是在诗人眼里,那些挥之不去的悲愁,就像一直流淌的江水,总是让人寝食难安,此情无计可消除,总在眉头心间流转。悲情是抽象的词语,作者用“几重”二字,就显得具象化,仿佛可以进行测量。
第二联远近交替,“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落潮、昏云等景物,组合成一幅孤舟远行图,形象鲜明,意境幽远,也暗指诗人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犹如、不作,也显得承转自然,刻画细腻,更烘托出寒冬腊月、傍晚时分的凄楚氛围,为诗人进一步抒写离情打下了铺垫。
七、八两句视听结合,“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天色微茫,诗人只能听到远方的戍鼓声,看到山上的松树,其它的景象都显得模糊不清。作者通过刻画如此荒寒萧索、满目凄凉的场面,衬托出征程之艰难,前路之迷茫。
结尾充满哲理,“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这两句出自《战国策》中的“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意指功亏一篑,最后的里程最是艰难。讵,表示反问。诗人叹息如此艰难的行程,不仅难见行踪,而且还可能迷失方向,不知何时才能与家人团圆。
阴铿的这首五言诗描写了羁旅途中的景物,意象丰富,议论贴切,表达出作者的离愁别怨,清代才子沈德潜曾评价其格调俊逸,颇有唐人气魄。
再细细体会最后两句,读者也会感悟许多。首先,诗人担心自己尚未坚持到最后,就因为身体不适而放弃努力。其次,长路漫漫,也会出现很多歧路,如果中途走错了岔道,就可能南辕北辙。第三,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就该团结互助,不要一味地孤军奋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高效又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