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伟
有人形容“固收+”产品似蛋炒饭,“固收”是白米饭打底,稳稳妥妥;“+”是鸡蛋和葱花,是锦上添花,虽然量不多,但饭因之而飘香。
“固收+”产品,用专业词解释就是:“稳健打底、收益增强”。“固收+”产品,通常意味着固收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收益,相比一些晦涩难懂的投资名词,“固收+”说法显得底气十足又动人心魄。
在资管新规净值化转型、利率水平下行等多重背景下,近几年来,“固收+”产品成为市场中最靓的仔,取得了爆发式发展。数据是最好的解说词,截至去年年底,“固收+”规模达到1.95万亿元,较2020年底的1.41万亿元猛增38.81%,是2018年6月份的1.98倍。持有人户数方面,“固收+”总持有人户数2577.79万户,较2018年6月份大幅增长3.83倍。
从回报率来看也是毫不含糊,作为“固收+”代表的二级债基、偏债混合2021年平均回报率分别为8.59%、6.25%。部分“固收+”产品更是一骑绝尘,遥遥领先于大部分的权益产品,譬如,前海开源可转债达到48.63%。
续写华章,似乎顺理成章,但事与愿违。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全市场有统计的2189只“固收+”产品,年内以来收益为正的仅有382只,占比仅为17.45%。其中,56只可转债类产品仅有1只实现正收益,近乎全部折戟。
说好的“固收+”怎么成了“固收-”呢?这让投资者大跌眼镜,谈起“固收+”投资体会,之前的兴高采烈不翼而飞。是什么因素具有这么大的杀伤力?笔者认为,市场调整,可转债市场波动,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今年以来,中证转债指数跌幅为4.53%,其中2月14日单日跌幅达3.01%。但抛开这些市场因素之外,有没有别的更深层次的原因,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市场中部分“固收+”产品,“+”一般是通过风险资产去增强收益的,典型的为股票,比较典型的组合有纯债+股,纯债+可转债等。但“固收+”不是“+万能”,“+”的部分要求基金经理是多面手,通常是“债券投资做得很好,股票也不错”的类型,另外“固收+”选手更需要优秀团队支撑,负责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若果这两方面缺失,“固收+”变成“固收-”,也许用不了太长时间。
在“固收+”争奇斗艳、满园芬芳的“季节”,不乏基金经理头脑发热、操作激进。标榜中低风险的“固收+”,实际投向却是高风险、高波动产品。有的固收打底部分市值80%以上是可转债,而“+”部分也以股票为主,而可转债是与股票市值正相关的产品,这样的“固收+”,风险自然蕴含其中。
如果不对这些“道理”刨根问底,一味迷恋“固收+”,难免就会摔跟头。如何才能少走弯路,避免摔跟头,笔者认为,以下三招值得拥有,其一,不要为“固收+”标签所迷惑,要对底层逻辑深入研究,明确“固收+”是否名副其实;二是对基金经理,不仅要听其言,更重要的是观其行,特别是对其以往的业绩、投资风格,要做到心明眼亮;三是看有没有团队支撑,对光杆司令型和微型团队型,是要重重打问号的。(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