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超高速铁路方面,随着CR450完成样车制造并开展型式试验,2025年投入商业运行后速度将达到400公里/小时,长三角要加快谋划,推进符合条件的路段“上架”运行。 ]
[ L.E.K.咨询公司预测,随着无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规模化将极大地降低成本,到2040年无人机配送可能会占到当日包裹递送量的30%。 ]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始终将“铁公机”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铁”重点是推进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公”重点是推进跨域“断头路”的打通,“机”重点是推进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展望“十五五”,要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铁公机”建设仍然是重中之重,但是其内涵有了新的提升。准确把握新的内涵,不仅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而且有利于激发新的需求,更是长三角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在当前正在开展的长三角国土空间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等编制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和系统谋划新的“铁公机”建设体系。
“铁”:
提升发力以多元轨道交通为重点的“新铁路”
当前,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展望“十五五”,长三角要在继续推进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加快实现县县通高铁的基础上,以都市圈和功能区为重点,前瞻布局三大“新铁路”。
一是城际(市域)“新铁路”。长三角要加快补齐在城际铁路、市域铁路方面的短板,围绕交通网络基础设施标准跨区域衔接,支持更多城市加入上海市域铁路标准化联盟,加快形成长三角统一的规范标准。同时要按照市场化方式,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能力,改造开行城际和市域(郊)列车,探索联合组建长三角城际(市域)铁路公司。
二是新型物流“新铁路”。长三角要着眼于新型运输方式,加快谋划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在高铁物流方面,2020年全球首列时速350公里高铁货运动车组就在唐山正式下线,意味着我国正式进入货运高铁时代,1500公里范围内5个小时内即可到达,相对于航空运输来说价格更低,并且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长三角要加快谋划,积极研究“货流”枢纽布局。在双层集装箱运输方面,浙江甬金铁路是国内首条可通行双层高箱集装箱的铁路,长三角要结合大通道建设,有序推进新建或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提高铁路货运能力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在混搭运输方面,无锡已经探索开展“快递上地铁,空铁轨联运”的“地铁+物流”创新共赢模式,长三角要结合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建设,探索更多的运力挖掘模式。
三是未来运输“新铁路”。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会涌现出更多前沿的轨道交通模式,长三角要结合未来产业布局,率先实践更多的应用场景。在超高速铁路方面,随着CR450完成样车制造并开展型式试验,2025年投入商业运行后速度将达到400公里/小时,长三角要加快谋划,推进符合条件的路段“上架”运行。在港口集疏运轨道方面,青岛港已经在全球首创智能空中轨道集疏运系统(示范段),实现了空轨技术与港口业务的有机融合,长三角要积极研究“鹰轨”(Eagle Rail)运输方式,打通集装箱运输港、船、站、场间的“最后一公里”,推进港区交通由单一平面向立体互联的革命性突破升级。在下一代轨道交通方面,2021年7月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下线,2023年11月维珍超回路(Virgin Hyperloop)公司的高速“胶囊列车”在美国完成首次载人测试,长三角要密切关注交通运输范式的变革,提前做好场景应用和商业运营的储备,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更多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公”:
提升发力以信息高速公路为重点的“新公路”
1932年,德国诞生了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60年后的1992年,美国首次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指代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的信息传输网络。当前,长三角现实世界的“断头路”逐步打通,但是数字世界的“断头路”仍比比皆是。随着数字中国特别是数字长三角的建设,以信息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越发重要。展望“十五五”,长三角要在继续推进传统公路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平湖-金山产城融合发展区等省际毗邻地区为重点,前瞻布局三大“新公路”。
一是统一畅通的数字世界“新公路”。2023年1月,全国首个跨省域“智慧大脑”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正式上线运行,依托“长三角区域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原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了跨域公共数据共享共用的率先破题。长三角要积极复制推广相关经验,加快推进标准、规则、硬件等的有效衔接,打通跨省域数据互联互通的“断头路”,更好发挥数据的要素功能,以数据流动一体化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二是多元泛在的信息通信“新公路”。长三角要加快建设高带宽、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的信息基础设施,有序推动千兆宽带、5G、卫星互联网等高速网络覆盖,打造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平台。要依托紫金山实验室、华为等主体,协同突破6G网络“无人区”;依托G60星链和长三角商业航天产业,加快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卫星互联网服务。特别是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已经初露端倪,自智网络、无源物联网和400G传输都处于从理念到实现再到产业转化的关键阶段,长三角要加快谋划,适度超前进行布局和应用。
三是算力支撑的调度交易“新公路”。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就是生产力,未来人均算力会和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指标一样,成为衡量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甚至认为,“算力即权力”。随着“东数西算”的实施,本意是希望能够通过八大枢纽、十大集群的建设,进一步发挥算力的集聚效应,但是有研究表明,中国的市场算力正变得更分散,一些算力设施“吃不完”,一些算力设施“吃不饱”,一些算力设施“吃不着”。长三角作为全国算力供给和算力需求的“双高地”,在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集群和芜湖集群的同时,也要加快谋划统一的算力调度和算力交易平台,研究建立长三角算力集团、长三角算力交易所,鼓励算力券通用通兑,培育更多的“算力淘宝”“算力京东”“算力拼多多”。
“机”:
提升发力以通用低空经济为重点的“新机场”
当前,长三角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国际性和区域性枢纽机场等领域。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长三角沪苏浙皖三省一市都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海、南京、苏州、合肥等城市纷纷抢先布局,航空类企业、汽车类企业、物流类企业、新能源类企业、初创类企业跃跃欲试。展望“十五五”,长三角要积极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功能区为重点,将通用低空经济作为同城发展的重要抓手,前瞻布局三大“新机场”。
一是通用航空“新机场”。长三角要加快补齐在通用航空领域的短板,统筹布局区域级和地区级通用机场,更好满足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二是低空载人“新机场”。近日,由位于昆山的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盛世龙”号,完成了从深圳到珠海的首飞,将近3小时的车程压缩为20分钟的航程,未来单座票价约为两三百元。可以预计,随着“空中出租车”投入商业运营,将极大改变现有的交通格局,长三角要加快谋划低空载人垂直起降点,更好满足“打飞的”的需求。特别是对民航公司而言,通过与eVTOL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布局从机场到市中心“最先/最后一公里”的“空中出租车”接驳服务,将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为民航公司增加利润增长点和巩固比较优势,因此长三角首先可以在异地城市航站楼开展试点,通过开通连接苏州城市航站楼与上海两大机场之间的空中走廊,率先打造“空中城市航站楼”。同时,长三角拥有临港、嘉定、相城、德清、合肥等智能网联汽车高地,随着飞行汽车的加速发展,也要加快谋划“陆空融合”的基础设施,打造更加丰富的无人驾驶场景。
三是低空物流“新机场”。当前,尽管美团已经在上海、深圳等地试水“空中外卖”,但低空物流的快递配送需求远不止于此。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一份蓝皮书预测,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的产业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其中一半份额是空中自动化配送;L.E.K.咨询公司也预测,随着无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规模化将极大地降低成本,到2040年无人机配送可能会占到当日包裹递送量的30%。长三角要加快谋划工业级、消费级等不同类型的低空物流起降点,进一步提升物流运输效率、降低时间成本。
(作者系华略智库主管合伙人、首席内容官、长三角研究院院长)
长三角低空铁公机算力铁路发布于:上海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