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被誉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制高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国平告诉记者,以量子计算技术为代表的量子科技,毫无疑问在面向“十四五”乃至更长远的未来,有望成为中国在全球科技产业中“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的重要核心技术。
围绕量子技术如何突破关键环节、加速产业化进程的问题,郭国平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多项建议。在量子芯片方面,他表示,应建立量子芯片自主化生产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加强政策倾斜、资金投入和人才培育。
郭国平介绍,由量子计算构建起的新一代计算体系,在处理海量数据并行运算,以及模拟原子、分子演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从模拟复杂的物理系统到优化大规模的组合问题,从加速药物研发到提升信息安全,量子计算基于其强大的并行性和叠加性,有望对当前智能制造、金融分析、新材料研发、生物医疗、物联网等领域的商业格局带来革命性转变。”郭国平说。
在应用方面,他介绍,中国拥有量子计算机全栈式生产制造能力,但是量子计算机目前仅停留在“造出来”,尚未完全“用起来”。
郭国平建议,让超级计算、智能计算、量子计算三股中国计算力量尽快“牵手”。“如果把普通计算机比喻成一把‘步枪’,那么带有人工智能的智能算力就是一门‘火炮’,而量子计算机就像是一枚‘导弹’,三者协同或将是未来算力的终极形态。”郭国平说,建议通过各类专项资金支持量子计算在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细分制造领域进行应用研究与落地。
量子芯片竞争激烈,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我国目前仍有较大差距。郭国平建议,完善支持政策,建立量子芯片自主化生产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打造自主生产的量子芯片产业链。
“重大发明创造、颠覆性技术创新关键在人才。”郭国平表示,要加快培养一批量子科技领域的高精尖人才,设立量子计算科普教育基金,系统布局全国量子计算科普教育体系,通过构建自主化量子计算机真机实训教育环境,建立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语言使用习惯,从而培养出我国量子计算机实践能力和创新研究的真人才。